劍橋七傑(一)

       一八八三年的一個春夜,有一匹馬慢慢的穿過山西省會太原的街道:這匹馬在工人、乞丐和小販之間穿來穿去,不時停下來讓路給滿清官吏的轎子。騎在馬上的人偶爾對走路的熟人打個招呼,或向那些惡意皺著眉頭的人,露出耐心的微笑。他有一副中國人的打扮─長衫、小幅,留著辮子:只有當你再看他一眼時,才會發現他是個外國人,這就是司可福 (Harold Schofield) ─牛津大學畢業,一位年輕而出色的醫生,為了基督的緣故,甘願捨棄前途,把自己囚在中國。 司可福走進了中國內地會那間普普通通的房子,迅速的對診所瞄了一眼,看看在他去鄉間這段時間內,急救箱是不是已經運到了。然後,他走進客廳和太太打個招呼,晚餐早已預備好了,但他沒有吃,只和太太講了幾句話,就踏著搖搖幌幌的梯子,走到樓上的臥室裏去了。他從窗口凝視著街上,擁擠、嘈雜、充滿了陣陣的臭味─糞便、垃圾、汗臭和鋪子、房子的混合味。他的眼光沿著街道向河看過去,再朝向遠方的小山坡,心中想到的是這城、這省裏眾多的生靈─九百萬居民,他們不認識基督…只有五、六位宣教士在這裏…想到農夫在田間孜孜矻矻;滿清官吏在宮廷裏酒醉飯飽……陷在挹悶生活中的婦女……數不清的廟宇、泥塑木雕的偶像…他的思緒又飄回到故鄉,那麼遙遠,那麼遙遠─二十天才能到海法,再要六個星期才能到英國。英國教會很少想到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他們很少人願意捨下享受、不顧安全,只為了把福音傳給中國人。那些有心志前來的,又往往缺乏學識與訓練。然而,一個牛津的高材生─司可福,體會到了這裏的需要。就這樣,他再一次在床邊跪下來,把一切交託給神。他求神喚醒英國教會對中國的關心,求神興起人來傳祂的話語,呼召一批有才能的大學生,差遣他們來中國工作。要不是他有信心,這個禱告聽起來實在有點荒謬。當司可福兩年半前 (才二十九歲),離鄉背井,來到中國的時候,宣教士裏大學畢業的寥寥無幾,即使有,也都到非洲和印度去了。司可福所屬的差會歷史很短,沒什麼名氣,但他自己卻有這種負擔。幾個禮拜以來,他一直這樣禱告,顧不得吃飯和休息,全心全意向神祈求。夜色漸漸侵入這間小小的臥室,司可福仍然跪著,傾注於一件他末能活著看見的事上……。(轉載自蒲樂克著「劍橋七傑」一書序文,蒙校園書房出版社應允轉載)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2:15)

      人類一被造,他就承擔了管家的職責,領受天賦的才能,代表造他的主,來完成這責任。我們其實也和亞當一樣,在神安排的崗位上,盡忠完成祂的工。一方面是好好的管理這物質世界,另外,是要把神托給我們的那些資源,好好使用,來拓展神的國度,就是宣揚祂的救恩,在萬國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

      

      天父﹗我們承認我們是管家,教導我們,怎樣好好管理您給我們的時間、才幹、健康,子女和金錢成為別人的祝福。



屬神的人最關切的事,是讓世人認識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