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七傑(三)

       劍橋七傑的行動大大的震撼了那個時代,那個重視學識地位、崇拜運動才能的時代。然而在今日,他們的見證和司可福蒙垂聽的禱告,仍令人深受感動。神在人心中的工作是不受時間限制的,而劍橋七傑更讓我們看見:無論是在國內或國外,都有基督徒在恩典中回應神的呼召後,為祂獻上一生。

      中國大陸如今又成了關閉之地 (當然裏面還有基督徒在作見證),但其他地方的門仍敞開著。劍橋七傑的產生是因為英國大學曾深受美國佈道家慕迪的影響。七十年後的今天(註),安知神不會因眾人的禱告,同樣的呼召另一批人出來﹖註:此書英文本一九五五年出版於英國,距離七人來華的年代 (一八八五年) 正好是七十年。

      我們應該來看看七傑不凡的犧牲:他們看不慣虛有其表的信仰,對基督的呼召全心響應,他們緊緊抓住了到異邦傳福音的機會。最重要的是,他們之中除了施達德較具異稟外,沒有一位是天才。所以他們所做的可說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他們的事蹟也不應該是絕後的。

      基督的福音亙古常新,祂的呼召也永不改變。劍橋七傑提供了榜樣,告訴我們怎樣可聽見那呼召。「舉目向田觀看,莊稼熟了,可以收割了。」響應了那呼召的,便是全人的奉獻、多結果子的服事。 自一八八五年來,劍橋七傑的信息一直在各地引起迴聲:「除非你完全降服於神,否則你就不能知道祂的心意:一旦你降服了,祂就會告訴你,祂要你做什麼。」 (轉載自蒲樂克著「劍橋七傑」一書,蒙校園書房出版社應允轉載)



       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麼?(創4:9)

      聖經中第一個從嬰孩長成大人的人是該隱,他不願意為他的弟兄亞伯盡作弟兄的責任。更過分地,該隱殺了他的至親亞伯,還否認自己犯了罪。人類歷史一開始,罪惡就歪曲了人和人之間本來應有的關愛關係,然而在基督裡,人若先與神和好,就可以彼此和好。儘管如此,基督徒有時仍會退縮到一個短視而自私的角落裡,對處在困境中、需要靈命造就的人視而不見。我們是看守我兄弟的人嗎?

      

      親愛的神啊!在你帶我們回天家的路上,讓我們知道,我們有責任去幫助其他人明瞭,並且回應基督的救贖。



檢討一下你的祈禱事項,你今天有否提名為失喪的人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