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的穆克穆克人 Muko-Muko People of southern Sumatra, Indonesian

       「啊!啊!」兩聲慘叫之後,陷入一片靜寂。接生婆魯庫(Rukoo)雖然趕在母親死前為孩子接生,但結果並不順利。接生婆在死去母親的前面投擲硬幣,然後開始嚎啕大哭。她的哭聲很大,過路人都想看看房子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當他們發現是一個女人因難產而死,就紛紛迅速離開。也有一些路人低下頭表示哀悼,並在離開前將硬幣投入房子中。 蘇門答臘島南部六萬名穆克穆克人雖然名義上是穆斯林,卻崇拜大樹、巨石、河流的源頭和祖先的墳墓等。他們特別恐懼因難產而去世的女人的靈魂,為此他們必須向死者奉獻祭品,好讓其靈魂得以安息。 接生婆嚎啕大哭是因為她恐懼死者的靈魂向她報復。



天父,懇求你讓穆克人能夠從恐懼中解脫出來,不被惡者的謊言所困。求父讓穆克人能接受主耶穌十字架的救贖,獲得在基督裡的自由,成為神國度的子民。奉主的名求,阿們。

       看不見的行動(一) 你們小心,不要在眾人面前行你們的義,讓他們看見;如果這樣,就得不到你們天父的賞賜。馬太福音6:1 義——耶穌在此宣告神國度的原則——父神國度內的百姓如何在行為上有別於世界的國度。耶穌談論的並非是「內在」的屬靈價值,想要真正明白祂所要表達的,首先要確認「行公義」是希伯來人的慣用語。這經文可能翻譯自希臘原文,卻非耶穌真正指的意思。 「行公義」是猶太人「賙濟人」的說法。猶太法典《他勒目》把這行為看成是第一類的義tzedakah。希伯來文Tzedakah 就是我們稱為「慈善」的行為,指「幫助人、協助人,為窮人或有需要的人、或其他有意義的活動提供錢財上的幫助。」 然而,tzedakah的本質卻與慈善的概念非常不同。「慈善」是有慈心和慷慨的意思,是有錢有勢的人對窮人和有需要的人廣施的善舉。tzedakah這個字眼源自希伯來文主幹Tzadei-Dalet-Qof,意思是「公義、公正或公平。」 猶太教沒有人會把施捨給窮人看為是大方、慷慨的行為,而是一項當履行的公正和公義的行為,和一項應盡的職責,就是把窮人當得的份給他們。 當我們能掌握這點,就明白耶穌其實是告訴天國的公民:他們應當在不宣傳和沒有別人的讚許下去照顧別人的需要;他們應當為了別人的需要,去做該做的事。這真的是一種與世界的國度相反的行事方式。他們當效法主人那雙看不見的手,暗中展現神的慈善性情。 突然之間,我發現這節經文與內在的道德態度無關,而是關係到我面對別人的需要時該怎樣行事。這就是神的性情,是肉眼看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