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間的仇視

       神聽見祂子民的禱告,(Constantine I) 君士坦丁一世停止對基督徒的迫害,主後378-398年,後繼的(Emperor Theodosius) 狄奧多西大帝,一反以往的歷史,不僅沒有迫害基督徒,反而以基督教為羅馬的法定宗教,一時間,羅馬人轉信基督,像星火燎原,教徒濫竽充數,信仰造假,導致靈性腐敗,引發一千年後的第二次迫害風潮,直至第五世紀初期西羅馬帝國崩潰後,不再有強迫改變信仰的事,真正的基督教會才得以存留。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的宗教改革,令歐洲由此分為天主教和新教兩派;分裂的教派埋下第二波強烈迫害的種子。歐洲宗教分歧日益緊張,導致戰爭在1618年爆發。起因是羅馬的費迪南大帝 (Ferdinand I) 取消了以前給予波希米亞 (Bohemian) 新教徒的信仰自由,波希米亞新教徒並沒有初期教會那種完全信靠主,他們試圖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他們殺了信天主教的國王,另立一王。 波希米亞的革命擾亂了歐洲勢力的平衡,使歐洲大陸陷入30年的戰爭,造成無數借迫害基督徒之名而施行的其他暴行。天主教軍隊的華倫斯坦將軍 (Wallenstein) ,誓言要將新教村莊劫掠殆盡,天主教兵士經常是看到新教徒就殺。1630年瑞典的佳斯道夫二世 (Gustav II) 因為不能忍受德國境內的殺戮,出兵德國,阻止這暴行,擊退了天主教軍隊,德國北部的新教徒才得以保存。 但這並不能說明他比華倫斯坦好,佳斯道夫二世也劫掠征服之地,令人遺憾的是,新教徒在這期間以牙還牙,以迫害對迫害,新教徒兵士也常常殺害天主教徒。彼此間的戰爭直到1648年才停止。1648年後,歐洲各國厭棄宗教戰爭,在接下來的二百五十年,大部分政府都讓基督徒自由發展。



       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書1:5)

      當約書亞要領導以色列全民時,這應許對他來說多麼寶貴!這應許也是給我們的,上帝的同在是宣教工作最大的資源。是上帝自己感動我們,去跨越文化和社會界限,而這些正是妨礙人認識和接受耶穌基督福音的原因。我們憑自己的能耐,不能完成這偉大工作。當耶穌頒布大使命:「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時,也留下應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28:19, 20)

      主耶穌,感謝你應許與我們同在。



我們的罪要先被耶穌的寶血洗淨,神才會悅納我們的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