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加馬博佐人 Sorogama Bozo People

       移動電話、影音設備、CD播放器、電視 機、衛星天線等正進入每一個社會中,包 括索羅加馬博佐人的社會。陸路和水路越來越方 便,如今要去到這個遊牧部落旅行不再是一件困 難的事。同時,索羅加馬博佐人的教育設施逐漸 完善,越來越多博佐人透過各種管接觸到更廣的 世界。 傳統上,博佐人非常重視自己的部落。「博 佐」一詞來自班巴拉語,意思是「草房」,指博佐人在尼日爾河捕魚場上臨時搭 建的簡易住所。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出多數博佐人是漁民,他們也種植稻米,而女 人的工作則包括保持火種、搗碎小米熬粥、用棉花紡織、將捕獲的魚拿到市場上 出售等。 雖然博佐人是穆斯林,但他們也信奉萬物有靈教,有一套自己的宗教系統和 世界觀。博佐人是一個不斷遷移的遊牧族群,比較難設定適合他們的福音方式。



天父,為翻譯機構能盡快將聖經成博佐語禱告,也為這族群能觀賞到母語 的電影耶穌傳。求父感動有宣教機構和教會認領這個族群,以恆久的禱告 和適當的宣教策略來關心索羅加馬博佐人的屬靈需要。求父也差派尼日利 亞和其他非洲國家的基督徒,去接近索羅加馬博佐人。奉主名求,阿們。

       為憐憫付出代價(二) 「婦人,你的信心真大,照你所想的給你成就吧!」馬太福音15:28 信心——然而,舊約的教導「憐憫」不是一種情緒的反應,而是立約應許 的義務,即較強的一方需對較弱的一方施仁慈,凡有能力者都有義務去幫助有 需要的人。 仁慈,反映了神對祂百姓的幫助;仁慈,顯示神對所造之物的愛。 神在還沒有立約以前就已經愛我們了。其實祂給我們的幫助並不在於我們有 否持守立約的條件,相反的我們最需要神的時候,正是在我們破壞了與神的關係 之時;在我們還是「外人」的時候,神就渴望將祂的愛和仁慈澆灌在我們身上。 仁慈,是向有需要的人施加的善舉。仁慈,不是同情,也不是社會義務,而 是我用自己的手來抬起你的手,是一種親自參與的行動。 仁慈是約的一部分,它不是軟弱的跡象。其實,仁慈顯示出神的能力。祂 是那麼大有能力,甚至能夠在沒有妥協於律法的情況下,將我們從刑罰中釋放 出來。 耶穌曉得仁慈就是犧牲,是放棄了選擇的犧牲。(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