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西藏難民

       《印度時報》2010年9月9日一篇文章的標題是:「尼泊爾拘留西藏難民, 準備遣返回中國。」 中國的西藏自治區是中國西南部一個多 山地區。1950年中國入侵西藏之前, 西藏曾經是一個獨立國家。1959年,在西藏首都拉薩爆發一場起義,但被中國軍 隊鎮壓了。幾千名西藏人逃亡,其中包括他們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今天,有十 多萬西藏流亡者生活在印度北部和周圍其他國家。西藏人至今依然夢想能重建自 己的獨立國家。 在印度,大部分西藏難民不是貧窮的農民,就是貧窮的遊牧民。還有一 些人是住在寺院中的喇嘛,他們整日祈禱和沈思冥想。此外,還有一些人是 地主或工匠。 印度的西藏人信奉喇嘛教,又稱藏傳佛教。喇嘛教中混合了苯教(薩滿教 的一種古老形式)的秘密崇拜的教義。西藏人與其他佛教徒一樣,都認為世俗 慾望是苦難的根源。西藏人試圖通過沉思冥想獲得安寧、淨化頭腦,從而擺脫 世俗慾望。



天父,祈禱印度的西藏難民認識耶穌,找到真正的安寧。請求神差派印度 基督徒,去接近他們的西藏鄰居。阿們。

       名詞箱子(一) 耶和華這樣說:「你們要持守公平,實行公義;」(以賽亞書56:1) 實行公義——又一個動詞,一個名詞。以賽亞繼續以另兩個見解來總結神給 人的生活教導。動詞是’asah,形容「集中完成一個既定宗旨的活動」。若這是希 臘文用詞,我們就稱之為目的地論,它為我們指出了明確的目標。 且慢!我們向來的教導不是說我們無法賺取公義嗎?那是透過神的恩典賜 給我們的啊。若公義是神定意送給我們的,以賽亞為什麼說我們在世上需要 行公義呢? 答案就在希臘人對世界結構的概念,和希伯來人對世界設計的概念,兩者之 間存在的根本差別了。 很久以前我們就學習到,希臘文的動詞出於其名詞。其語言經常顯出其文化 的形而上學。在此個案中,希臘語告訴我們,基本上希臘人看世界是一座充滿了 東西(名詞)的場所。希臘文的結構嘗試要組織、編排和控制這些事物。所以, 希臘文的用詞細節是令人咋舌的,劃出兩者之間精細的差別(例如,四種不同愛 的分類)。而西方對世界的觀點也跟隨希臘的模式,相信世界充滿了需要加以整 理,為之命名和加以控制的東西。(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