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的印地語地帶

宣教士傳記1: 撒母耳•赫比奇

整理:穎穎

So Numerous and Unreached! by CS Riggs, of Ekballo House of Prayer in Pasadena, CA

北印度的呼聲

文: 路易斯 • 布什

       印度是世界第7大國 擁有超過13億人口,名列世界第2 是世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豐富的文化遺產在歷史長河中 演變成傑出的種族與文化綜合體 印度就像一碗「沙拉」 有著絢麗多彩的色澤 五味雜陳的味道 同時每樣配料又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散發出不同而獨特的風味

卡邁勒•納特(Kamal Nath)在《崛起的印度》寫到:「印度 是一個多文化、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度,在過去的60年間, 印度始終堅定不移地拒絕任何一種文化或宗教成為它的正統。」 印度好像一幅拼圖,由許多零星小塊組合成一個整體。根深蒂 固的種姓制度把人分成不同階級群體,各群體間不能混合;還有組 成總人口的數百個部落及宗教團體。 印度境內的語言及方言,也是多到令人難以置信,不同的邦、 不同的種族,各有方言,估計共有800多種方言。其中最多人使用 的印地語(Hindi)為官方語言,廣泛用於各種政府事務中;為人熟 知的寶萊塢電影也使用印地語。目前,印地語是世界上使用者最多 的5大語言之一。 印地語又稱北印地語,因為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北方(注)。在 普世宣教的全景中,這地區很重要,我們稱之為「印地語地帶」 (The Hindi Belt)。

宣教核心中的核心地帶 「印地語地帶」是世界人口最密 集的地區之一。雖然只占印度國土1/4 面積,卻有超過印度一半人口,有多達 350個不同族群,大部分是印度教徒。 歷史上,講印地語的族群從未出現過大 規模歸主運動。 印度的首都新德里(New Delhi) 在此,是政治權力中心;也是印度教中 心,因為有許多印度教神殿和朝聖地。 當然,這裡也是最少基督徒的地區。 另外,「印地語地帶」是境內社 會福利最貧乏、識字率最低的地區。 這裡有4個邦被印度政府視為「生病 的邦」。有趣的是,4邦名字的字首 BI(比哈爾邦),MA(中央邦)、R (拉賈斯坦邦)、U(北方邦)組合成 的印度文“bimaru”,正是「生病」 之 意。 貧困度、不識字率、福音未及之 民人口、屬靈營壘,這幾樣重要的指 標,再再提醒我們要關注這地區的沉重 需要。「10/40之窗」是世界福音化未 竟之工的核心,需要非常大,而「印地 語地帶」應該就是「核心中的核心 了,因為各種最迫切的需要都匯集在 此區。 「印地語地帶」不僅是印度、也 是全球最少聽聞福音的地區之一,因 此這地區的宣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印地語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語言,如 果出現歸主運動,預測將影響印度幾 百個未得族群。

印度地平線上閃爍的光 里格斯(CS Riggs)曾親自訪問「印地 語地帶」,那裡的虔誠印度教徒告訴他:「我 們感到很自豪,這裡不像印度其他地區,出 現大規模歸信基督的運動。只有信奉印度教, 我們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基督教是西方的宗 教。」 這種看法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1858- 1947)尤其強烈,人們認為英國人就是基督 徒,並將基督教與英國殖民者的暴行聯繫在 一起,產生嚴重的誤解。加上印度教是族群 的身份象徵,如果有人成為基督徒,相當於 放棄自己的族群身份,不再是印度人,而是 西方人了。 然而,印度教徒拒絕的是「西方式的基督 教」,並不是拒絕基督,兩者是有區別的。 今天,神的靈正運行在印度,不只印 度眾教會正積極向外傳福音,政治動態也發 生了變化,為增長中的宣教事工開了門。在 「印地語地帶」,一線光芒隱約閃爍,我相 信公義的日頭要在這地區升起。

閃爍的光 1 比哈爾邦( Bihar 中有 兩個相鄰的部落: 高地的瑪托 斯( Maltos)及低地的珊特里 (Santhalis)。在10年內,他們 經歷了3.4萬次洗禮,如今當地有 超過350個教會和聚會點。 當年, 從南印度來的宣教 士付上巨大代價把福音帶到瑪 托斯, 當地居民對福音反應踴 躍, 許多人決志信主。低地的 珊特里人看出信主後瑪托斯人 生命有顯著的改變, 主動問: 「你們所傳講的神,也能成為我 們的神嗎?我們看得出你們的生 命真實改變了, 我們也需要改 變,除掉淫亂和酗酒的惡行。」 瑪托斯人與珊特里人分享福 音。在4、5年間,就有超過6千 位珊特里人接受了主。他們設立 了116個崇拜小組和兩間教會。

閃爍的光 2 在中央邦( M a d h y a Pradesh) 一個小鎮薩爾 尼,有位牧師掙扎了5年,教會 一直只有18位信徒。有一天, 他去拜訪一位癌症外科醫生出身 的宣教士僑德瑞博士,分享他面 對的困難。僑博士交給牧師一個 耶穌傳電影硬碟,建議他邀請當 地有線電視播放。影片播放第二 天,就開始有人找牧師想更認識 基督。僅僅6週,小鎮就建立了 15間教會,有超過300個信徒。

神超自然的介入 在「印地語地帶」宣教十分 艱難,需要神超自然的介入。歷史 上,每一次的復興,都必先經過經 年累月的禱告。所有的行動,沒有 禱告,肯定行不通;但只要禱告, 就一定能看到神大能作為。

禱告的大能 1 1995年10月,第2屆為10/40 之窗全境禱告,印度的加爾各答 (Kolkata)是其中一個被記念的 城市。 那年的10月,估計有3,500萬 信徒專注為加爾各答禱告。之後, 當地教會領袖又持續了一個月之久 的禱告運動,將城市分為25個走 禱路線,讓市內160間教會認領一 或數條路線,宣告這是主耶穌基督 的領域。 那次禱告收到的果效,至今 仍然可見。當時的目標是在西元 2000年底以前, 市內93個郵區 中,每一區都能建立一間教會。結 果有超過30個以前沒有教會的郵 區,那次禱告以後都建立了教會。

禱告的大能 2 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 瓦拉納西(Varanasi)是印度教最 神聖的城市。這裡有數千個祭拜濕 婆(Shiva)的神廟和被視為可以 洗清罪污的恒河。許多人認為瓦拉 納西就是撒但的座位。基督工人扛 起了為這個城市禱告的擔子,行走 禱告時大膽在偶像面前宣告:「你 不是活神!」就在那一年內,瓦拉 納西周圍有60個村落開始植堂, 超過300次洗禮。

結語 近期,我閱讀了一本很 重要的書《傾倒至死—祈禱 使徒海德》。 當海德預備妥當要前往 北印度宣教,神卻用了好幾 年時間,沒讓他做任何事, 只教導他專注禱告。 1904年是海德生命的轉折點,他從一名 平凡的宣教士變成了「祈禱的海德」。 這一年,他舉辦了旁遮普禱告聯合會 (Punjab Prayer Union),各地代禱勇士齊 聚一堂為印度祈求。海德不知道,自己正在 發動一個對印度屬靈影響深遠的禱告運動, 為後來使北印度宣教事工重新得力的西亞寇 特(Sialkot)大復興奠下根基。 參加那次禱告會的工人回到工場後,到 處燃起禱告的火;凡有禱告的地方,就不斷 傳來有人歸主和受洗的喜訊。海德經年累月 的禱告,如今開花結果了。 在海德生命最後7年,是收獲最多的季 節。那段時期,他的禱告只專注一件事—— 領人信主。他憑信心向神求那年內每天得一 個靈魂。第二年,他再求每天得兩個靈魂; 然後求3個、4個靈魂。那幾年,海德的禱告 蒙神應允,他一年帶領超過1,500人信主。

這本書是一位在敏感地區服侍的宣教 士介紹我的,她告訴我:「影響我的書有很 多,但沒有一本影響我那麼深。」無論宣教 士或代禱勇士,我們都需要知道,禱告是有 功效的;不論在印度,或世界哪個角落,禱 告都是最有力的武器。 海德說:「我相信基督徒的懇切禱告, 可以幫助宣教士成就很多事。若是我們的心 在神面前坦然無懼,那麼我們帶著禱告去作 事,一定會成功。」

本月,讓我們就帶著禱告的大能,記念 「印地語地帶」的福音未及之民。

宣教士傳記1: 撒母耳•赫比奇 Missionary Biography, Samuel Hebich 撒母耳•赫比奇的父親是 德國內林根(Nellingen) 的一位鄉村牧師, 但村民對他 的印象卻是舞劍的本領遠遠超過 他的傳道。赫比奇的父親曾對他 說:「我們不應當相信聖經,但 為了老百姓,最好還是繼續向他 們宣講古老的教義。」 13歲時,赫比奇被家人送到 德國魯貝克(Lubeck)與哥哥一 起生活。在成長過程中,他一直 不認識神,也不認為自己是個罪 人。直到1821年,赫比奇才終於 與神相遇,真正接受了主。他的 父親和哥哥對他的決定很不滿, 父親甚至在信中失望地寫道: 「兒子,你誤入歧途了!」 後來,赫比奇與同教會的一 位姐妹相戀,但這段關係沒有幫助 他靈命成長,反而影響他和神的關 係,使他無法專注於神。赫比奇 懇求神幫助自己克服對人的依戀, 單單看到耶穌基督。神垂聽他的 禱告,赫比奇終身未娶,專心跟隨 主。 赫比奇一直在教會忠心服侍。 當他第一次聽聞普世宣教的異象, 心裡十分火熱,於是加入當地的 宣教機構服侍。1829年,赫比奇 決定成為一名宣教士。他先到「巴 塞爾宣教學院」(Basel Mission College)接受裝備。



天父,感謝你尋找我們、拯救我們,使我們得以成為你的孩子。也感謝 天父呼召我們,使我們有機會在你普世宣教的計畫中有份。懇求天父繼續 感動和差派人前往未得之民當中,傳揚福音的好消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 們。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 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 後12:9

軟弱--有一天,女兒對我說:「我 不舒服。」她得了流行性感冒,身體正 與擾亂她正常系統的病毒作戰,覺得非 常難受。這情形就是「軟弱」的希臘字 astheneia的意思:我們都病了。 聖經出現astheneia的經文,多數指 「病痛」,或描寫「一個失去健康的人」。 這字的延伸意義是「軟弱和無能」,就像 一個臥倒床上的病人,無法照顧自己,需 要別人的幫助。 這是你現在的情況嗎?還是你覺得自 己生龍活虎、健康、精力充沛、能力強大 呢? 「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 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9:12)你 是哪種人呢?很健康,不需要主耶穌?還 是生病了,等待醫治? astheneia是十字架的精神。我的 「罪」向醫生發出了呼求,祂便降臨世 間,「因祂受的鞭傷,我得了醫治」。求 神打開我的眼睛,看見自己內心深處的疾 病,我為了自己的計畫和榮耀,極力對抗 神所定下的目標。 神完美的計畫,要在人完全的無能上 才得以實現,這是神做事的方式。當我們 終於擁抱這真理時,神的榮耀就能迸射出 來。

本期每日讀經靈修,內容採用自TODAY’S WORD 2009, A Devotional based on the Greek and Hebrew texts Written by A. J. Moen, Ph.D 可上網訂閱 http://www.atgodstable.com;本刊經文取自和合本修訂版,若有使用其他聖經版本則會特別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