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斯頓 David Livingstone

       「除非與神的國度有關,否則我對自己所擁有或可能有的事物,都棄之如屣。為了擴展我心愛的神的國度,我願捨棄一切所有。」 這是大衛‧李文斯頓 (David Livingstone) 一生遵循的原則。 李文斯頓於1813年生於蘇格蘭,家境貧窮,但父母極愛主。年輕時他們參加聖公會,後來轉到獨立會堂。由於家境清寒,他從小必需工作而不能接受理想的教育。但他心思敏捷,求知若渴,常到野外採擷生物,地理和動物學樣本。 二十歲時他經歷靈裡的更新,改變了一生的道路。他讀了迪克寫的 「未來之哲學」 (Dick Philosophy of A Future State) 後寫道 「接受基督的救贖後,我立刻看到自己的義務和珍貴的事奉特權。我要獻身給為我而死的神」。李文斯頓想要立即裝備自己作宣教士,但因家庭的需要,直到二十三歲才接受有關的神學訓練。 當讀到宣教士羅伯‧莫費 (Robert Moffat) 述說他在非洲 「朝陽中看到上千個冒出炊煙的村莊,都是宣教士從未踏足過的地區」 時,李文斯頓深受感動。 1840年二十七歲的李文斯頓以 「倫敦差會」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宣教士的身份乘船駛向非洲。對于宣教士多以海岸地區做為工場,他感到困惑和震驚。他認為宣教士應該建立教會,訓練領袖,然後再去另一個新的未得之民中傳福音。李文斯頓融入非洲人中,學習他們的生活起居和語言,渴望像莫費一樣深入非洲內陸。



●求神將毅力賦予今天有可能成為宣教士的人們。

       謙虛的請求--現在 na (一) 「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在他面前認罪,現在

       將你所作的事告訴我.」〈書7:19,NASB版〉 這個翻譯錯得非常小,小到好像沒什麼關係。其實英文新國際版聖經根本就沒把這字放在這經節裏,欽定版也沒有。可是原文聖經裏有,而且是神把它放在那裡的,所以我們最好多留心一點。原文是na,在「告訴」這動詞上加上這兩個子音,美國新標準版翻譯為「現在」,可是na不是 「現在」,在這上下文中該翻譯為「請」。在一個有所要求的經文中,這字表示溫柔的態度,連神也用這字。 因此,這個正確的翻譯,「請」,非常重要,把它刪除是不可接受的事,它把約書亞的要求,在情感上整個改變了過來,「告訴我」和「請告訴我」不一樣。而且「現在告訴我」也偏離了要點,約書亞是對所愛的一位兒子說話,他極度關心他,要求他認罪,而這認罪可能帶來可怕的後果,可是他曉得認罪能榮耀神,所以他必須要求,可是是帶著謹慎的尊重,以承認自己在聖潔的神面前也同樣是罪人的態度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