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嶺腳蹤(二)

       張寶華牧師一家在北美作巡迴音樂宣教事奉時,期間,參加很多大型差傳大會,明白教會在大使命上的重要角式。1970年被CNEC派往香港,隨於1974年再前往星加坡,負責CNEC在東南亞的工作。 張牧師自幼隨父親下鄉,深負傳福音的重擔。故此張牧師一家四口,在星加坡一安頓,就立刻發覺星加坡四週都是宣教工場,有極大需要。他第一個探訪的就是印尼的西加里多丹,深入達雅族。當他見到族人的需要時,他想起父親向一位寡婦和四個孤兒伸出援手時,對他說的一番話﹕「寶華,你要記得,幫助人就是一種敬拜的行動。」他跟從父親的腳跡,透過扶貧、幫助孤兒寡婦,和教育來將福音帶給貧乏人。「窮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遠落空。」(詩9:18) 文革期間,張學恭教授被定罪下監,每天受刑兩小時,最後是在桂林牢中餓死的。但家人去領遺體時,獄吏說,他是個好人,允許他葬在獄內墳場,並可以在墓碑上刻上「主的忠僕」。 透過這些,神把整全福音的概念給了張寶華牧師,他馬不停蹄地到東南亞各處未有福音的山區,把神的愛和盼望帶給當地人,以兒童助學和與工場上事工同作伙伴的方式,幫助當地教會和傳道人成立學校,建立教會,孤兒院,培育傳道人。同時,也協助星加坡神學院創辦了聖樂部,培育了許多出色的聖樂事奉傳道人。CNEC在張寶華牧師的帶領下,在印尼西加,泰北,緬甸,老撾,柬埔寨幫助了四千三百學童,十三孤兒院,646位孤兒。 最令人鼓舞的,有許多兒童助學金的學生獻身事主;今天,有超過200位在工場上成為忠心的傳道同工。張寶華牧師於2006年把CNEC東南亞的棒子交給接班人,賴木森牧師。四十多年,他的心一直在湄公河沿岸的族群。接著來的幾天,是眾多得到兒童助學金幫助的孩子,成為傳道人的其中兩位的見證。



       內心事務─誠心樂意 belev shalem u ve nefesh khafetsa (一) 我兒所羅門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 神、誠心樂意地事奉他.因為他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尋求他、他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他、他必永遠丟棄你。〈代上28:9〉 我們何不把這片語拿來一起學習呢?它是如此地重要與強有力,希伯來原文是 belev shalem u ve nefesh khafetsa。 現在我們把它分開來看看這裡有什麼,你將學到重要無比的功課。belev shalem─這片語的第一部份包含兩個字,「心」〈lev〉和「完全」〈shalem〉。可是我們一旦看到這,就意識到這翻譯為「誠」的字,其實意思是「完全、安全、完整、完美、和平安」。是我們在耶路撒冷「在平安裏建立」這名字裏找到的字,此處的意思是完美、平安、完整的心。如果你想得到神的允許找到祂,你必須從內心事務開始,拋棄所有的浮華野心,你曉得的,就是那些沒有永恆觀點的東西。把壓力與掙扎從手中放開,潔淨你自己,你是在尋找一個聖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