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撒拉每印度人 Sarnami Hindi in the Netherlands

       近年,移民和搬遷到荷蘭的印 度人口暴增,其中工作和教育 機會是主要的原因。然而,在更早以 前,已有印度人因著不同的原因,引 發過一波移民潮。

      1873年,一波從英屬印度 (British

      Raj)移民至當時受荷蘭管轄 的南美國家 蘇利南(Suriname) 的移民潮開始了。當時英國與荷蘭政 府還特別與傭工簽署條約,使印度國 民得以在蘇利南工作;這些印度籍印 度教徒便是今天我們要代禱的撒拉每 印度人。

      100多年後的1975年,蘇利南 取得獨立,住在蘇利南的印度人覺得 繼續在這個新國家生活,有許多不能 確定的未來,因此許多人為了尋求安 定,紛紛出走到荷蘭,那是第一波印 度人移民荷蘭的移民潮。今天粗略估 計,在荷蘭的撒拉每印度人口有約12 萬人,占荷蘭信奉印度教的人口半數 以上。



天父,祈求住在荷蘭的撒拉每印度人很快能遇見基督的福音,並且在基 督裡得著新生命。求聖靈感動荷蘭的信徒,使他們對周遭的印度教鄰舍有 負擔,願意向他們活出基督的愛。但願在荷蘭能很快展開撒拉每印度人的植堂運 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我也知道,即使現在,你無論 向神求什麼,神也必賜給你。  約11:22

      即使現在 雖然已超過3天,每 個人都認為太晚了,馬大還是使出了 最後的信心:「即使現在。」希臘短 語alla kai nun的字面直譯是:「但還 有現在」,是一個氣勢十足、直截了 當的語調。

      馬大此時的內心張力很大,她 要以信心超越所能領悟的道理,對主 說:「在我失去指望時,你來了,即 使現在已遲了,你若求,神也會給。 」這是心跳在喘息之際,所發出的微 弱聲音。

      當我們的理性和想像再也無法 有指望時,就會發出這微聲。我們只 能求耶穌來為我們祈求,因為我們相 信神是聽耶穌的。當我們的指望到了 盡頭,再也沒有信心可以遮蓋悲傷; 當我們的生活被壓碎,神似乎消失不 見時,仍然有這個:耶穌求,神就會 給。

      馬大的信心不是因為耶穌曾為 她做過什麼,或因為看見衪的能力, 單單是因為耶穌是神所應允的彌賽亞 王。當一切都「太晚」時,馬大只靠 這件 神會應允耶穌。

      在那個做什麼都顯得太晚的時 候,讓我們說:「主啊,你可以為我 求嗎?」

本期的每日讀經靈修,內容採用自 TODAY’S WORD A Devotional based on the Greek and Hebrew texts Written by A. J. Moen, Ph. D 可上網訂閱 http://www.atgodstable.com 經文取自和合本修訂版,若有使用其他聖經版本則會特別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