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 比哈爾人Bihari

       拉提法(Latifa)沒有祖國,沒有公民身份,沒有職業,沒有財產,沒有基本醫療保險,沒有教育機會,當然也沒有能力獲得護照,逃離目前的境況。1971年,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的戰爭結束之後,有一百萬比哈爾人逃進孟加拉國的66個難民營中,拉提法就是其中一人。這些比哈爾人認為自己是巴基斯坦人,但巴基斯坦不想收留他們,而孟加拉國則認為他們是叛徒,因為他們在戰爭期間支援巴基斯坦。 困難有時會帶來希望。對貧窮與隔絕的絕望,使比哈爾人願意聆聽上帝的福音。一些人看過電影《耶穌傳》,還有一些人正在收聽基督教電臺的節目。目前有一小批不識字的比哈爾婦女,由於聽到聖經故事,正在回應基督的召喚。



為這個與世隔絕、不被承認的族群祈禱,讓他們可以從基督那裡獲得希望。希望比哈爾人學會奉基督的名字祈禱,成為他的門徒,獲得力量。藉著信,基督的信徒可以移山填海,可以過上基督賜予他們的豐富生活。

       喜樂是神賜的恩惠──喜樂(一)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來12:2〉 主耶穌為了喜樂而走上十字架,這聽起來不可能。喜樂不是該和快樂、最美的人生以及沒有痛苦和苦難有關嗎?當你思想「喜樂」時,會想到十字架嗎?不太會吧!我們承襲的喜樂觀念,排除所有的艱難或不舒服。對我們來說,喜樂是極大的快樂。 需要做點探究才能看到真理,喜樂是聖經裏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可是它與我們內在的快樂無關。在聖經裏,喜樂是個關係字眼,從出埃及記三十三章19節開始,喜樂最要緊的是描述神和我們的關係。神說祂要施恩慈,這就是舊約聖經裏「喜樂」這字。當神施恩時,我就經歷喜樂,是祂主動發動這經歷。喜樂是由神與我們建立恩惠的關係所得的結果。 舊約這個施恩慈的概念,到新約時就以希臘文charis這字表現出來,它和「恩典」源自同一字根,它仍舊是個關係字眼,恩典是我經歷到神善待我。當我發現神的恩惠,就發現喜樂,不是指平靜安祥、一帆風順的生活或內心的快樂,而是關於神仁慈對待我。喜樂不是說我的精神狀況,不是從默想或自我實現得來。喜樂是神的作為,是神施恩惠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