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亞人 Bania

       當我們提到權力、控制和財富這些概念時,我們通常想到這是成年人的世界;但在印度巴尼亞人的文化中,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和吸收這些概念。一個父親因為小兒子將心愛的玩具送給了其他小朋友他會這樣說,「不要把東西給別人。要跟別人討價還價,賺更多的錢。」可見在巴尼亞人中間,不存在「給予」的概念。巴尼亞人的商業技能由父親傳給兒子,當孩子還很小時,就開始接受數學計算的訓練,以便在貨幣兌換中獲得更大的利益。他們的全部生活都圍繞著如何賺錢。巴尼亞人口有六百五十萬,大部分人居住在印度北方各邦中。 巴尼亞人是印度教徒,他們敬拜各種財神,沉醉在賺錢之中,絕大多數巴尼亞人崇拜拉克斯米(Laksmi)和加奈什(Ganesh),相信這兩個印度教神靈能夠給他們帶來財富,而且會令他們轉世為更高的種姓,獲得更多的東西。這些令到向他們傳福音有一定的困難。這些財神控制他們的生活,但讓他們的心靈變得無比空虛。 在印度種姓中,巴尼亞人屬於吠舍商人階級。在古代梵語中,巴尼亞的意思就是「商人」,今天的巴尼亞人是著名的商人和貨幣兌換商,控制著印度的貨幣兌換業,是徹頭徹尾的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者。



●祈禱巴尼亞信徒慷慨地幫助貧困者,明白擁有財富的真正意義。求主開巴尼亞人的心,見到主耶穌基督是比金子更貴重的珍寶,明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是最大的虧損生意。祈禱基督徒商人回應上帝的召喚,去接觸巴尼亞人,以適合巴尼亞文化的方式,與他們分享基督。

       眼見為真--榮耀的王 melek ha’kavod (二) 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 〈詩24:8〉 我們不再以戰爭的場景來想神,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神已被幾百年來希臘化的文化文明化了,祂不再以具體實際的方式描述出來。我們現在以奧秘、神學的概念來想神,神是無所不能的,不是一位殺死敵人的英勇戰士王。祂是無所不知的,不是坐在城門口向著所有尋找智慧的人呼喊的婦人。你明白了嗎?我們越被希臘化,神就離我們日常生活的實際經歷越遠,怪不得我們漸漸把神從我們希臘化的文化中塗抹掉。祂不再是戰士王、磐石、強壯的右膀臂、岩洞、堡壘或神聖的火,我們在祂的聖殿不脫下鞋子,因為我們已用厚軟的地毯取代了聖地。 我要我的神是王!我要我的神是英勇的戰士,祂會為我爭戰。我要聞到戰場的硝煙味,而且曉得祂是得勝的。我要看到神的敵人像木材一樣堆積如山,我要走上神走過後的焦土。為什麼?因為我需要有對「具體的神」所做的別的比喻──像抱著初生嬰兒的母親的神,不會把祂的目的對我隱藏的神,祂反而會明確地告訴我,好讓我知道如何討祂喜悅。我的人生不夠長,我也不夠聰明,去分辨一位把自己埋起來的隱藏之神。幸好神選擇用希伯來文啟示祂自己。讓我們感謝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