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及印度烏都語族民Urdu
人口 ﹕49,000,000

       一個富商的家人,正在談論剛才到訪的伊斯蘭教教長,談到來訪祭司的祖先。沙曼說 ﹕「他的祖先可以追朔到穆罕默德」,一位客人回道 ﹕「我想他是一位土耳其軍人的後裔」;沙曼說 ﹕「不,這不可能,只有穆罕默德的嫡系子孫才能成為教長」。為數四千九百萬講烏都語的回教徒,是土耳其、波斯(伊朗)、阿富汗移民的後裔。其中超過百分之七十五是佃 農,其他則是地主和從事財務貸款的商人。一個典型的烏都村落內有地主、農夫、宗教領袖、木匠、髮匠和鐵匠等。 烏都語是混雜了波斯和阿拉伯字彙的印度語。今天,許多散布在整個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地區,不同種族的人都講烏都語,它逐漸成為許多印度回教徒間的商業用語。



求主動工,讓巴基斯坦及印度烏都語族民能決心尋找救恩;讓他們的宗教長能直接研讀聖經,認識獨一真神。

       「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 (斯4:16) 哈曼發出詔令,殺死所有猶大人,以斯帖和末底改得聞此事之後,便禁食祈禱。末底改叫以斯帖無論如何都要進去見王,請他收回成命。這是頗為冒險的舉動,因為亞哈隨魯王有一條命令,沒有他的傳召,不得進到王面前.對以斯帖來說,情況更加危險,因為王已經三十天沒有召見她了,假如王對她已經沒有興趣,她又怎能影響他,改變殺猶大人的決定呢﹖ 帶著一句話 :「我若死就死罷。」 以斯帖站在王宮的內院,等候波斯帝國的王決定她的命運。以斯帖皇后願意放棄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因為她知道這是神在她的同胞身上的旨意。王不但不追究以斯帖,他甚至願意將國的一半送給她。這時候,以斯帖可能覺得這份禮物太貴重太難得了,假如她向王提出不殺猶大人的請求。就會失去這禮物,不是太可惜了嗎﹖但以斯帖沒有受到這分禮物的動搖,她同胞的性命遠比這禮物重要。 大部份人的人生態度是堅持自己的權益。其實,為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孩子,為我們的配偶爭取最多利益的途徑,是把他們獻給神。一件東西握得太緊,就會把它握死了,自私和妒忌足以使愛和生命窒息至死。



神從來不會指派我們承擔一項工作,卻不賜下所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