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 Bangladesh
作者:Patricia Depew

       孟加拉是一個深深紮根於伊斯蘭教的國家,人民以友善、勤奮、進取精神和慷慨著稱。雖然西方媒體描述孟加拉國是個自給自足,卻缺少社會基礎設施的國家;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孟加拉都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孟加拉國的面積相當於美國愛荷華州(Iowa),或中國的安徽省。但人口卻達到1.58億,98%是孟加拉人;這意味著在孟加拉國,每平方英里平均有2,700人。目前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一半左右人口每天的生活費用不到一美元。孟加拉正在努力發展,改善民生,進步正在緩慢地出現。 孟加拉有複雜的河流網,境內六百多條河流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這些河流經過三角洲,進入孟加拉灣;經常給孟加拉國帶來毀滅性的洪水,但另一方面,洪水又使土壤變得肥沃,農民們可以獲得豐收。 孟加拉國有85,650個村莊,分屬於六個行政區。(一)首都達卡(Dhaka)。 (二)吉大港地區,位於該國東南部的一片丘陵地帶,景色優美,佔全國面積的10%。(三)以絲綢業、芒果種植園和教育機構著名的拉吉沙希地區。(四)巴裡薩爾地區,是孟加拉國的稻米生產中心,這裡還有該國的一個主要港口。(五)希爾赫特地區有一百五十家茶葉種植園,其中有三家,無論面積,還是產量,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六)庫爾納地區有許多河流,這些河流將孟加拉國的各個地區連接在一起。 孟加拉的歷史充滿了各種極端:有動亂、也有和平,有繁榮、也有貧窮。主前五至六世紀,雅利安人和德拉維人分別從中亞和印度西部來到孟加拉。不久之後,信奉佛教或印度教的古普塔人(Guptas)、帕爾人(Paals)和塞納人(Senas)也來到孟加拉。然後從十三世紀開始,包括穆伽爾人(Mughals)的穆斯林入侵者,先後征服了孟加拉。十五世紀之後,葡萄牙、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商人開始對這個地區發揮經濟影響力。17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和當時屬於印度的孟加拉王公,展開了位於孟加拉的普拉西戰役,並藉之開始清除法國在印度大陸的勢力,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筋疲力竭的比喻--貧瘠的產業 nakhalah (一) 「神阿、你降下大雨.使你貧瘠的產業得到滋潤。」〈詩68:9,新譯本〉 如果大衛的這篇詩詞只是說到迦南地,那麼這只是個氣象報導,神降下大雨來澆灌乾地。好,現在繼續報導晚間新聞。希伯來文產業這字〈nakhalah〉,的確是講產業、財產,尤其是指神應許的迦南地。猶太人也是住在那塊地上的族群,這想法一直都在他們腦中。可是大衛不是氣象專家,而是國王和詩人。他看到的不只是天上降下來的雨水,而是每位基督徒希望的圖片,在巴勒斯坦貧瘠的土地上展現在他面前。 這節裏的「貧瘠」這字其實是個動詞,是la’ah,「使疲乏、使挫折或使筋疲力竭」的意思。這就把圖片稍微改變了一點,這塊產業並不是一直是貧瘠的,它曾經是朝氣蓬勃、充滿生氣和新鮮的,可是時間和患難留下了它們的痕跡。那曾經提供我們力量的希望現在已消減了,生活不再是喜樂的慶祝,而是沉重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