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的西歐

       歐洲曾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戰爭,而戰爭的結果是導致一種宗教反對另一種宗教。對於這個問題,歐洲人的解決辦法是讓社會通俗化。雖然少數國家,例如英國,仍然在公共學校中開設宗教課程,但大多數國家已經將所有公共標準世俗化。對各種開放的觀念,例如同性婚姻、未婚同居等,採取寬容的態度,幾乎沒有反對和質疑。根據2006年3月《紐約時報》一篇文章的報道,在荷蘭,來自穆斯林國家有資格移民的人,必須首先觀看一部錄像帶,裡面有無上裝的露胸婦女在做日光浴、兩個男同性戀者公開接吻等內容,以此暗示,如果他們不能容忍這些行為,他們最好不要來荷蘭。 來自福音未及族群的移民來到歐洲國家之後,往往會發現當地的道德觀中,世俗主義的成分遠遠多於基督教的成分。人口統計學家和社會學家發現,在歐洲各地,非婚生兒童的數量比過去三十五年增加了六倍,大約佔兒童總數的三分之一。這種現象改變了歐洲家庭的結構,讓人幾乎無法相信。 這篇文章引用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布萊爾利博士(Dr. Brierly)的話:「今天的人們並不期望婚姻能夠長久,他們經常這樣想:既然結婚需要花很多錢,離婚又很麻煩,為什麼要結婚呢?」 英國國家統計局向英國教會領導人提供這些資訊,以幫助他們制定符合實際的政策。英國教會一向保持傳統,不希望英國人的道德與信仰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毫無疑問,在世俗化的西歐,教會是相當軟弱的。《芝加哥論壇報》2006年6月27日刊登了湯姆‧漢德利(Tom Hundley)的一篇文章,文章寫道:「在法國以及許多歐洲國家,基督教好像是一個自由落體,正在向下墜落。雖然80%的法國人自稱是羅馬天主教徒,但只有5%的人去教堂,60%的人說他們從不去教堂,或很少去教堂。」 其他西歐國家的情況也與此類似。歐洲聯盟去年夏季公佈的新憲章最後文本中,根本沒有提到神。



       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21:1) 那夜王睡不著覺,就吩咐人取歷史來,念給他聽。正遇見書上寫著說:王的太監中有兩個守門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亞哈隨魯王,末底改將這事告訴王后。 王說:末底改行了這事,賜他什麼尊榮爵位沒有﹖伺候王的臣僕回答說:沒有賜他什麼。(斯6:1-3)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拉1:1) 在聖經上隨手拿來,就已經發現君王的心,在耶和華的手中,的確是隨著祂的意思流轉;既是這樣,我們更深知道神掌管人心,因此我們該為心中的感動禱告主,尋求祂的意思;在明白的時候,依著去做;能力不足的時候,不要退縮,或許這正是祂要提升你內質的時候,切勿因「怕」而放棄提升自己的機會。



既然神能夠掌管人的心,我們就要敏銳聖靈的工作,更不可消滅聖靈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