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斯•福倫奇 Thomas French

       當福倫奇還是孩子時,就模仿他那任聖公會牧師的父親編寫佈道詞。福倫奇的父母都是虔誠的信徒,常與孩子分享信仰,讓孩子與宣教士接觸,鼓勵他們為別人祈禱。作為一個年輕人,福倫奇不只思考本地教會的屬靈需要,也關注海外教會的需求。有一天,他收到一位宣教士的來信:「基督曾經允諾,在他再次來臨之前,福音將傳遍全世界。我想請求你撫心自問:『我是否願意參加一項使徒式的工作?』」 福倫奇與一位朋友分享這件事,兩人決定將一生奉獻參與海外宣教事土。後來,這位朋友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喪生,當初一起立下的誓言,更堅定了福倫奇的決心。1850年,廿五歲的福倫奇加入英國聖公會的海外傳道會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前往海外宣教。這時,福倫奇已經與在牛津結識的珍遜(Jansen)訂婚,但兩人決定將婚禮推遲兩年,以便福倫奇能夠立即前往海外宣教。 訂婚後第二個月,福倫奇便乘船前往印度。在船上福倫奇與他的同事司徒華特(Stuart)每天舉行禮拜,研習聖經,甚至還舉行主日禮拜。兩人還為船上的水手開設了聖經課程。1851年,兩人抵達加爾各答。福倫奇在印度很快被人稱「有七個舌頭的牧師」,因為他能夠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他也建議新宣教士同時學習四種語言,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學習的。 福倫奇渴望穆斯林學生和印度教低種姓學生能認識基督,於是他同意在一所與宣教機構有關的學校-聖約翰學院教書。作為一位宣教先驅,福倫奇為還沒歸主的學生感到煩惱;作為一個富創意和行動的人,福倫奇鼓勵那些已經在教育機構多年、能掌握當地語言的老宣教士,為新宣教士鋪路,好讓他們儘快成長接棒。



天父,感謝你,當我們讀到今天的短文,看見你很早已差派宣教士福倫奇到印度,以教育的方式接觸及影響穆斯林和印度教低種姓學生。求你今天依然幫助充滿志向的宣教士,也能像福倫奇,毫不猶豫地完成你托付給他們的宣教任務。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攸戚相關--無論作甚麼 eiti ti poieite (二)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 神而行。〈林前10:31〉 垃圾進,垃圾出,沒有任何例外。你的聰明和能力,仍未能不受影響地應付所有進入視覺和聽覺的東西。絕不!請帶著神國度者的考量進入星期一,你也許為神的榮耀打一場高爾夫球〈這會迥然不同吧!〉,你會與小孩和大人互動,從神的眼光看他們。你會遇到憂傷、有需要、和痛苦的人,而你會記得神的國度是為「這些最小的人」預備的。你在星期天說的話,應該可以在星期一的生活中完全實驗出來。 假如保羅不以正面方式說出這話,而以負面方式說出,他就會說:「無論你做什麼,若不為神的榮耀而做,在神的國度裏就沒有價值。」如果你吃時,沒想到是神的供應,你就犯罪。如果你喝時,沒感謝神的慈愛,你就犯罪。你做的事若不彰顯造物主的性格,就是罪。神國度的焦點,是對準基督徒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思想和每一句話,沒有任何細瑣之事能逃脫。 你現在既已知道這些,星期一該如何生活呢?神的鏡頭會顯示出,無論你做什麼,都想到神的榮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