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伯利人Tamboli

       坦伯利人是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人口有二百萬。傳統上,坦伯利人實行一夫多妻制和童婚,不過由於坦伯利人對性生活的純潔有非常高的要求。故此,這些兒童在達到青春期之前,是不可能共同生活的。坦伯利人去世之後,必須火葬,親屬要為死者舉行一個稱作什拉德(Shradh)的宗教儀式。由於坦伯利人嚴格遵守印度教教義,他們受到人們的高度尊敬。

      坦伯利人主要種植一種當地特有的植物「蔞葉」(betel leaf)(編註 ﹕蔞葉是東南亞產的胡椒屬草,乾葉放在嘴中嚼,有健胃祛痰之用,也有用之來包著檳榔來吃。) 許多印度教徒認為,蔞葉是生活必需品。每天早晨,印度教徒開始一天生活前,都會首先燃點蔞葉製成的熏香,希望從印度教的財富女神拉克斯米(Laxmi)那裡獲得好運氣。每年十一月,坦伯利人前往濕婆(Shiva)寺院,在那裡祈禱神靈保佑他們生意興旺。90%的坦伯利人是印度教徒,他們崇拜印度教主神之一的守護神維什努(Vishnu)。(編註 ﹕在較通俗的印度教中,Vishnu被認為萬物之靈的神明。)



求主讓坦伯利人能夠脫離拜偶像的束縛,尋找和服事獨一真神。讓印度的傳道人以有效的方式,向那些對基督的救恩感興趣的坦伯利人傳福音。求主使用帶職宣教士們能夠為坦伯利人的社區帶來社會、經濟、文化、宗教的改變。

       你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掩萬國蒙臉的帕子。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素來等候祂,祂必拯救我們。(賽25:7-9)

      有人稱以賽亞書是一本小聖經,因為其中六十六章的內容均可代表聖經六十六卷的基督的使命。以賽亞書在這裏描述了,信主的人在神用恩典所擺設的筵席中的歡喜快樂,因為基督的死已經讓信祂的人戰勝死亡,祂的再來必消除死亡的存在;慈愛的救主,將為我們擦去臉上的淚水,把它變成喜樂的讚美。

      奇妙的救主,我們等待著那一天,保守我們直到見主你的面。



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讚美神。惡劣的環境可能就是神用來使人認識祂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