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動亂歷史的錫克教(一)

       相對來說,錫克教是一種比較年輕的宗教,它於1500年代誕生在南亞的旁遮普地區,該地區橫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錫克教的創始人是納納克‧德夫‧吉大師(Nanak Dev Ji)。一些錫克教徒認為,他們的宗教也受到一位伊斯蘭教蘇菲派神秘主義教士的影響,這位教士比納納克大師早出生兩百年。 納納克大師雖然是錫克教的創始人,但還有十位大師在隨後的239年裡先後影響了錫克教的教義。最後一位大師是格賓德‧辛格‧吉(Gobind Singh Ji)編寫了錫克教聖詩《古魯‧格蘭特‧薩希布》(Guru Granth Sahib)。此外,格賓德還將洗禮引進到錫克教中,作為人生開始的一種儀式。 在這十位大師生活的年代中,錫克教這新生宗教與印度統治者之間爆發了嚴重的衝突。根據《錫克教歷史》一文,在穆格哈爾帝國 (Mughal Empire) 統治時期(1556-1707),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殺害過著名的錫克教大師。在此期間,為了對抗迫害,錫克教徒開始武裝化。從那時起,錫克教徒成為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 1700年代初期,錫克教的一位大師班加‧辛格‧巴哈杜爾(Banga Singh Bahadur)組建軍隊,挑戰穆格哈爾帝國的權力,只用了短時間就從穆格哈爾帝國手中解放了旁遮普地區,並將那裡的農場分配給當地農民。然而,穆格哈爾皇帝隨即派出一支軍隊,擊敗並活捉了巴哈杜爾。當時,巴哈杜爾有兩個選擇:要麼接受伊斯蘭教,活下來;要麼保持原來的信仰,被處死。巴哈杜爾選擇了後者,於1716年被處死,成為錫克教的殉教者。在隨後的五十年,穆格哈爾帝國不斷迫害錫克教徒,錫克教也被宣佈為非法宗教。無論多麼艱難的環境,錫克教徒總是能倖存下來,並設法變得強大。



天父,閱讀錫克教的這段歷史,知道他們為了對抗宗教迫害,選擇以軍事武裝自己,求神的平安臨到他們,讓他們知道,只有主耶穌能賜給他們真正的平安。求你叫他們有機會聽到福音。

       榮顯之路--卑微 Tapeinoo (二)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 我們不願擁抱痲瘋病人,不願打掃下水道,不願褓抱垂死的嬰孩,不願等候神賜下生活所需,不願與無家可歸的人同住,不願受到政治迫害,也不願去到第三世界所謂的地獄之洞,就是監獄。我們要一個乾淨的傳福音經歷,我們是訪客,不是居民。住在家裏安全得多,送張支票去就行了。 我們看不到主耶穌是窮人、無家可歸者或受欺壓者,認為祂超越這一切,是神來造訪世上的不幸者。當我們從希臘觀點看四福音,就會巧妙地把主耶穌與骯髒、疾病、憂傷、和虐待分開。祂的腳從未真踏在地上,祂的手從未真與痲瘋病人潰爛的皮膚接觸過,祂不喝從病人所用的井中提上來的水,祂是神,所以祂是免疫的。 可是這不是聖經裏的主耶穌,只是以神平安的眼光來保護我們教會的耶穌,是沒真被人的敗壞觸摸過的耶穌。 如果你要這種消毒過的耶穌,去看電影吧!如果你要真的主耶穌,請再思考一下何謂通過順服來降卑自己。神並沒花時間在購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