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珊尼錫克人Sikh Sani People

       亂世豪情

珊尼錫克老人坐在家中廊下,追憶著他的光輝歲月。他曾是一名士兵,在1965年和1971年印巴戰爭中,守護了印度的邊境。他來自一個有著顯赫軍事傳統的家庭;他的父親參加了1947年印度的獨立戰爭。現在他年紀老邁,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他常常想起過去,因為當下的一切對他沒有任何意義。

珊尼錫克人現今近60萬人,住在印度山區。他們是古印度一些國王的後裔。打敗亞歷山大大帝的普魯斯王(King Porus)是珊尼錫克人。

今天珊尼種姓為印度貢獻的遠遠不止是軍事力量。珊尼錫克人也是農民,商人和科學家。大部分珊尼人是印度教徒或錫克教徒,還未有確切已知的基督跟隨者。



天父,你打發奉差遣傳道的人去到珊尼錫克人當中,讓他們這一生走到生命盡頭前,至少有一次機會聽聞耶穌的名,而能夠選擇歸向主,不叫他們死在過犯罪孽中。「素來沒有訪問我的,現在求問我;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稱為我名下的,我對他們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神憐憫的心腸向他們發熱心,透過各樣方式尋找他們,使他們敏銳上主的呼喊,積極回應福音。禱告他們當中出現很多能造就他人的門徒。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困苦人發昏的時候,在耶和華面前傾吐苦情的禱告。(詩102:1)

苦情---沒有人喜歡聽別人抱怨;那些總是抱怨的人,難免令人感到厭煩。困苦人在耶和華面前傾吐的「苦情」就是抱怨,神真的會聽我們的抱怨嗎?

siyach確實包含抱怨的意思,這字在約伯記出現多次,當約伯置身在困苦中時,他毫不客氣地向神傾吐他所有的苦情。然而,siyach不只用來表達抱怨和訴苦,同時也包含「沉思、默想、懊悔和交談」的意思。

詩篇77把這種深層的意思表達出來:「在患難之日尋求主,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我沉思默想,心靈發昏……我要記念耶和華所做的,要記念祢古時的奇事;我要思想祢所做的,默念祢的作為。」

在基督王面前,困苦人不只傾吐苦情,也默想人生,思考悲哀的意義。他們站在基督壇前禱告,是在宣告神的慈悲和信實,並深信憐憫的神決不撇棄他們。在最深的黑暗中,siyach幫助困苦人在等候中經歷神的安慰。

本期的每日讀經靈修,內容採用自TODAY’S WORD A Devotional based on the Greek and Hebrew texts Written by A. J. Moen, Ph. D 可上網訂閱 www.atgodstable.com

本刊經文取自和合本修訂版,若有使用其他聖經版本則會特別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