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那人 Bahna People

       「巴那」這個名字取自梵文的「班奈」(Behn),是種子的意思。巴那人過去從事的工作就是將棉花種子從纖維中取出來。在北方邦和比哈爾邦這兩個地方,巴那人被稱為「都那」(Dhuna),這字也是梵文中與棉花相關的字。「都」(Dhu)是「搖晃」的意思,這是製作棉花的其中一個步驟。

今天巴那人自稱為謝赫.曼蘇里(Shaikh Mansoori)或曼蘇里(Mansoori)注。歷史上,巴那人社區是由穆斯林拉吉普特(Rajput)貴族種姓,以及從波斯和阿富汗來參與棉花梳理業的穆斯林所組成。他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位名叫謝赫.曼蘇里(Sheikh Mansoori)的穆斯林先知,這人很可能是一名棉花搬運工,因此他們也稱自己為謝赫.曼蘇里。

此外,傳統棉花加工受到工業化的影響,許多巴那人已經轉營中型農場,擔任農夫。巴那人雖然居住在有不同種姓和宗教信仰的社區,通常這些社區的每一個種姓擁有自己的議會,議會有管轄的權力,處理紛爭和處罰社群中破壞社會規範的人,巴那人只能跟自己社群內的人結婚。

今天有大約2百萬巴那人居住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他們多數說烏爾都語(Urdu)。有些人信奉伊斯蘭教,有些人則是印度教徒。至今,他們仍是福音未得之民,但已有基督教團體在他們當中服事,也已有烏爾都語聖經、耶穌傳影片和福音語音資源。

注 Mansoorsi是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北方邦、比哈爾邦和印度北部的穆斯林社區。



天父,禱告巴那人可以遇見那些願意向他們傳福音的人,求神差派人去接觸人數眾多的巴那人,帶領和栽培他們儘快成為耶穌的門徒。「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為巴那人能接受耶穌的祝福來禱告,求神讓他們經歷交託給你的生命的穩妥。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我已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讓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讓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約15:11

喜樂--喜樂是個「關係」的字,描述神向我們施恩的行動。要注意這節經文的重點在「這些事」,耶穌強調的不是「喜樂」,而是「住在我的愛裡」。喜樂是活在耶穌裡所會產生的自然結果,正如精心栽培的葡萄樹會結出葡萄一樣。我照顧葡萄樹,就會長出葡萄;我照顧在基督裡的生命,喜樂就隨之而來。

經文說是耶穌的喜樂給了我們,不是我們自己製造的。耶穌的喜樂就是遵行父的旨意,完成救贖大工。衪的喜樂來自於完全順服父。耶穌為我們定下了喜樂的模式:你想要喜樂嗎?順服吧!你想要有喜樂嗎?常住在耶穌裡吧!你想要有喜樂嗎?榮耀天父吧!

今天許多人沒有喜樂,原因很簡單:沒有順服神,沒有常住在耶穌的愛裡,也不榮耀父神。好好反省一下生活,我們常會把過程扭曲了,往往只想要喜樂,卻忘了產生喜樂的過程。主耶穌說:「順服、住在主裡和榮耀天父」,你就會享有祂的完全喜樂。

本期的每日讀經靈修,內容採用自TODAY’S WORD A Devotional based on the Greek and Hebrew texts Written by A.J. Moen, Ph.D 可上網訂閱 http://www.atgodsta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