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的費爾干納谷 Ferghana Valley, Uzbekistan

       歷史上,費爾干納谷原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歐洲和中東的行商由此往返中國貿易。谷地向東,經山路達到中國西部的喀什噶爾綠洲;向西則連接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克哈拉等重要中途站。這片山谷曾是印度穆噶爾王朝建立者-巴佈兒(Babur 1483?530)的出生地。目前則分屬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及塔吉克斯坦三國。吉爾吉斯人和塔吉克人雖居此地,但現在通認它是烏茲別克人的心臟地帶。 費爾干納谷總人口約一千多萬。面積雖不及烏茲別克斯坦國總面積的百分之五(相當於美國紐澤西州),但該國三份之一以上的人口卻聚居於此。此外,三分之一的塔吉克人,二分之一的吉爾吉斯人也以此為家。它是全中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帶,其影響之大,遍及整個區域。正所謂:谷地動向,烏茲別克斯坦舉國趨焉。 費爾干納谷地長三百公里,其間棉花田連綿,間有桑圃果園,孤村野莊。除盛產棉花外,它也是中亞的蠶絲業中心。此地土壤肥沃,農業鼎盛,因有溪澗縱橫,灌溉發達。河川匯成錫爾河,流入千里之外的鹹海。雖然如此,但由於過度灌溉,廣植棉花,頻施農葯,導致許多地方地力損耗,破壞表土。數百萬農工,甚至八歲幼童,全都為著微薄工資辛苦耕耘和收穫。而絕大部份的利潤卻落入政府官員和中間商的手裏。政府腐敗,法令苛刻,想做合法生意,幾無可能。費爾干納谷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是孕育烏茲別克人各樣文明的搖籃,人民以此為榮。文化意識上,生活在谷地的烏茲別克人自視為最純粹的烏茲別克人,普遍有種 「生為烏茲別克人,就要作穆斯林」 的心態,也成了接受福音的障礙。哥坎德市人口廿萬,是主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以建有三百間清真寺,最大的可容萬人聚會而自豪。 長久以來,此地已成了伊斯蘭保守派和反政府力量的溫床。1900 年代初期,當共產主義席捲當地時,令部份穆斯林更加急進,採取暴力方式,以期實現他們《真伊斯蘭世界》的夢想。近來,谷地有不少大城市常因政治或經濟原因發動大規模抗爭。安地軍市﹙Andijon﹚在2005年五月間所發生的暴動,是到目前為止最激烈的一次。當時,烏茲別克軍隊對示威群眾開槍,打死好幾百人。



‧費爾干納谷地內,絕大多數穆斯林都未曾得聞福音,求神感動那兒的信徒能大膽地作見證,對未信者生出更大的愛心。 ‧願聖靈向谷地民眾顯明,成為基督徒,絕不會減損他們作為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或吉爾吉斯人的本色,實際上,反而令他們尋回真實自我。 ‧谷地裡的穆斯林能經歷神的國度。得享到他們深心切盼的和平與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