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伊朗
人口:七千萬

       伊朗是個大國﹙幅員相當於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的總和﹚,舊稱波斯。它並非阿拉伯人的國家─-其種族包括波斯人、亞塞拜疆族(Azeris) ,和六十五個其他族群。伊朗歷史悠久,可上溯至波斯帝國。公元六百五十年左右,她成為伊斯蘭國家,不過,直至第九世紀時期,人民纔廣行信奉,絕大多數信徒屬什葉派。伊朗在經歷了數百年的帝王統治之後,至一九七九年,變為宗信伊斯蘭教,政教不分的共和政體。該國之宗教領袖,就婦女穿著乃至禁酒,都訂出種種規章,要求人民遵守,雖然如此,但人民私底下的生活,卻各有各法,自行其是。 典型的伊朗青年,聰明可愛,喜愛西方事物,而不切慕伊斯蘭教。多數伊朗年輕人都渴慕自由。不幸地,這自由一詞,常依西方媒體觀點而定,即凡事皆可縱意而行﹙這不是神的心意﹚。現時伊朗約有半數人口在廿五歲以下,近幾十年,因學生運動多次曾受到壓制,導致年青一輩漸漸對事務漠不關心。甚至對政治和宗教皆失望,或縱情毒品,逃避現實。 在伊朗,宣教活動受到嚴厲禁止,伊朗人若決志信主就得承擔重大後果。人若改信任何其他宗教,就會受到死亡威脅。雖然如此,上帝仍然在伊朗,藉著家庭聚會方式,建立起衪的國度,根據「敞開的門﹙Open Doors﹚」機構報導:「伊朗的穆斯林成千上萬地來信基督」。有位伊朗牧師如此評說:「八零年代,每月有兩三人信主,我們就欣喜難禁了;九零年代,聽到有一群人信了,就感動莫名;今天,見到一個全新的家庭教會,只不過有點驚喜罷了」。 最令人注意的,是那四五百萬僑居外國的伊朗人了,其中有許多人被迫離開伊朗成了難民。有好幾千人已歸信基督,並在歐洲、北美、土耳其和澳洲等國家組成各式團契。最近推出的一部名為 「懷鄉」(The Tune of Nostalgia) 的伊朗福音電影,描述伊朗難民在歐洲生活的情形,目前正分發給那些遠在異國的伊朗人觀看。



*伊朗政治和宗教領袖尊重基本人權,造福人民。 *伊朗境內覺醒的穆斯林能尋見真神。 *求主保守那些脫離伊斯蘭教,改信基督的肢體的安全。 *電視和網路事工有豐盛收成。 *散處各國信主的伊朗人團契逐日增長成熟。 *為聖經、宣教書籍、以及像「懷鄉」影片DVD等的分發事工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