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印度 這是祝福,也是責任

宣教士傳記1 莫賓•汗 Missionary Biography, Mobin Khan

整理 . 穎穎

       南印度擁有獨特的歷史因緣和人文薈萃 為她留下了印度古老的表演藝術 數不清的建築遺產 成為印度最傲人的軟實力代表 同時是印度高科技產業、製造業、汽車生產業與商業中心 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最重要的,南印度是印度少數比較多基督徒的地區 南印度位於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以南,包括了 安得拉(Andhra)、卡納塔克(Karnataka)、喀拉拉 (Kerala)及泰米爾納德(Tamil Nadu)4個邦及拉克沙群島 (Lakshadweep)和本地治里(Puducherry)兩個聯邦屬地,人 口數超過2億5000萬人。

      其中卡納塔克邦的首府——

      班加羅爾(Bangalore)是科技 軟體業重鎮;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

      清奈(Chennai)素有 「印度入口網站」之稱,近年更發展成為汽車生產基地,全印 度超過65%重型車輛在此製造;安得拉邦的首府——

      海得拉巴 (Hyderabad)也吸引許多國內外製造廠及金融財務企業投資進 駐,醫藥的研發使她成為全印度研發的領頭重鎮之一;喀拉拉邦 則是南印度著名的觀光勝地,「國家地理雜誌」甚至選她為人生 必去的50個旅遊點之一。 深受各地文化影響與薰陶 自古以來,南印度就與古希臘、羅 馬、地中海及世界各國有頻繁的貿易往 來,因此深受各地文化影響與薰陶;後 來又受到英國殖民與天主教影響。相較 於北印度,南印度不論在教育、醫療、 生育控制、識字率及男女平權等都較西 化與國際化,也是印度較不受種姓禁錮 的地區,整體環境比印度其他地區好, 因此吸引很多外商前來投資。

      泰米爾人(Tamil)是南印主要的民 族,多數聚集在泰米爾納德邦,他們隸 屬達羅毗荼(Dravidian)人種,早在雅 利安人入侵北印度以前,他們早已在印 度定居,可以說是印度的原住民。 對宗教包融和開放

      印度雖曾被不同王朝統治過,但 真正統一的朝代只有4個,依序如下: 佛教為主的孔雀(Maurya)王朝、印 度教為主的笈多(Gupta)王朝、伊斯 蘭教為主的莫兀兒(Mughal)王朝、 基督教為主的英印(British India)帝 國。上述4個統一王朝,前兩個是印度 人所建立的王朝;後兩者是外來人所 建立的。

      伊斯蘭教進入印度是西元8世紀左 右,當時有許多阿拉伯商人來印度經 商,從此穆斯林開始入侵北印度。但 南印度只有部份地區短暫受影響,泰 米爾納德邦和南喀拉拉邦始終未曾被 全面統治。

      當時很多北印度婆羅門紛紛南 逃,千百年下來,今天多數南印度人 信奉印度教,在泰米爾納德邦擁有大 小超過3萬座印度教寺廟,因此被稱為 「寺廟之國」,每年都有許多教徒從 全國各地前來朝聖。

      南印度向來對宗教較包融和開 放,各種宗教可以和睦相處,很少發 生宗教衝突事件。 是祝福也是責任

      基督教何時進入印度,至今仍 眾說紛紜。據說耶穌的門徒多馬於 西元初就已抵達喀拉拉及泰米爾納德 地區。1542年,聖方濟各‧沙勿略 (Saint Francis Xavier)在南印度正式 展開宣教活動,繼之而來的是葡萄牙 傳教士、以及來自丹麥、荷蘭、德國 的傳教士。

      今天,全印度各地、各階層均有 基督徒,當中大部份集中於南印度和 印度東北部,擁有超過2千萬信徒,佔 印度總人口的2.3%,壓倒了錫克教, 成為印度第3大宗教。

      對於南印度的基督徒來說,這是 祝福,也是責任。 一個用血寫成的神蹟 19世紀,已經有宣教士來到印度, 他們多數去到印度東北部。當時那格 蘭獵頭族十分抗拒宣教士,那是一個 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傳福音的年代。在如 此剛硬的福音土壤上,終於在亞撒省 (Assam)有了第一個歸主的家庭。

      然而,逼迫馬上接踵而來。村長為 了警告村民不可信耶穌,將這一家四口 抓起來,威脅他們放棄信仰。

      第一次,當村長要求父親放棄信仰 時,他很害怕,腦海只湧現自己不久前 寫的歌,他用顫抖的聲音說:「我已經 決定,跟隨耶穌,永不回頭。」馬上, 他所愛的兩個孩子在他面前被殺死。

      接著,村長再以殺害其妻子威脅 他。雖然十分艱難,父親依然堅定地 說:「縱無人同往,我也要跟隨。」他 最愛的、一路與他相伴相隨的妻子,也 立時被處決。 最後,只剩一個存活機會,父親仍 不停重複最後一句:「十架在前頭,世 界在背後。」

      結果,他也死了。

      那一天,村長親眼目睹這家人對 基督信仰的忠心,他思索良久,最終決 定要跟隨耶穌。因為他發覺連死都不能 阻止他們信這位神,他們的神一定是真 神!後來,整個村落的村民都歸向主。

      「我已經決定」這首我們熟悉的聖 詩,就是源自印度東北亞撒省。一直到 今天,當地信徒決志時會以這首歌來宣 告。這是一首用血寫成的歌。

      這段歷史可以說是近百年印度基 督教史上最重要的變動。今天東北地區 是在印度少數以基督教信仰為主的邦之 一。還差派宣教士到世界其他角落。

      在一個以印度教為主體、以伊斯蘭 教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國家,竟然出現這 樣的基督教地區,真是奇蹟! 南印度教會不可漠視的呼召 南印度傳統上擁有深厚的基督教根基,所以這裡有較 多基督徒並不稀奇。反過來在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底蘊深厚 的北部地區,基督教並沒有產生太多影響,這是南印度教 會不可漠視的呼召。另外,本月我們代禱的對象是住在南 印度的穆斯林,雖然他們的人數相對來說是少數,卻是福 音未得群體;恰恰是在南印度,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基 督徒。也為鄰國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禱告,這兩國幾乎所 有人都是穆斯林。 讓我們為南印度的眾教會禱告,求神讓他們看見, 不只要成為具影響力的基督教地區, 更要向他們的「耶路撒冷」、「撒瑪利亞」鄰舍傳福音, 並踏上「地極」的普世宣教之路。 盼望有一天,南印度也像印度東北地區, 寫下自己的神蹟。 宣教士傳記1 莫賓•汗 Missionary Biography, Mobin Khan 莫賓•汗出生於印度瓦 拉納西一個遜尼派穆斯 林家庭。他從小閱讀阿拉伯文 可蘭經,雖然生活在印度的人 能使用多種語言,但阿拉伯語 卻不在其中。

      年齡稍長,莫賓•汗被送進 一個「穆斯林門徒計畫」,在那 裡學習阿拉、人類、天使、先知 和聖書相關知識。

      老師告訴他:「神賜下4本聖 書給人類:賜給先知摩西的摩西 五經(the

      Tawrat/ Torah);賜給 先知大衛的詩篇(the Zabur);

      賜給先知耶穌的福音書 (the Injil/ Gospel);賜給先知穆 罕默德的可蘭經(the Qur’an)。

      莫賓•汗問老師:「到目 前為止,您教我們第4本書可蘭 經,請問何時您會教我們其他3 本書呢?」

      老師回答他:「其他3本書在 猶太人和基督徒那裡。」

      當時還不到6歲的莫賓•汗

      心想:「猶太人和基督徒擁有我 們穆斯林沒有的東西。」

      因此他問老師:「您可以替 我拿到那些書嗎?既然它們都是神 賜給人類的書,我也想要讀。」

      老師卻回答他:「不可以, 因為那3本書的內容已經被猶太人 和基督徒改了。」



天父,祈求印度的穆斯林老師能接觸到福音書,並接受神所啟示關於耶穌 的真理,更願他們能在清真寺教導福音書。為許多尋求真道的穆斯林能尋 見救主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因我們還是無助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 的日期為罪人死。羅5:6 NET中譯本 無助——這裡的希臘字asthenon是個 復合字,意思是「不強壯」(字頭a表示

      「不」;後面的sthenos是「力量」),這 個字在新約最常翻譯為「軟弱」。

      新約中描寫的軟弱有四種:第一、肉 體軟弱;第二、病痛;第三、內心窮乏或無 力;第四、經濟貧困。

      本節經文保羅所談論的軟弱是在靈裡 與神隔絕了,卻無從為自己做任何事。這句 話是聖經中一句奇妙的宣告:正因為我們沒 有能力幫助自己,神就來救拔我們。

      特別是面對各種癮疾的人,無論是色 情癮、毒癮或其他上癮行為,就很能了解那 種完全無助,無法靠自己勝過捆綁的感受。 我們若承認自己是軟弱無助的,完全沒辦法 救自己,就是邁向康復的第一步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許多人都經歷以上 四重意義的軟弱,然而基督要把我們從各種 光景中救贖出來。

      當你感到軟弱無助時,正是往神恩典 的方向前進,我們怎能不感謝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