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柯伊理人Koiri People從農奴到自耕農

       柯伊理一詞,是耕地的人,是種姓制度第四層的農奴種姓。但他們在印度獨立後,從土地改革法中受益,擺脫了從前為拉吉普特人當農奴的命運,擁有了自己的耕地。而且他們在某些邦被列入「其他落後階層」(OBC),在高等教育及公職考試上有保留名額。有些柯伊里已晉級為中產階級、進入現代產業工作。

他們主要住在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最落後的比哈爾邦,林地廣闊的賈坎德邦,以及土地肥沃的西孟加拉邦,共約850萬人。多數是農民,種植蔬菜、水果、煙草和鴉片,需要很努力工作才可養家糊口。

和一般印度教徒一樣,柯伊理人相信自己與印度教神明有淵源,是賢君形象的羅摩(Rama)所生的兒子庫什(Kush)的後裔。庫什曾是北方邦東部阿約提亞王國(Ayodhya)的賢王,被當成毗濕奴的第七化身受崇拜。



天父,禱告柯伊理人將認識真正的天上大君王,有祢的僕人使者向他們宣揚神的國度。「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禱告柯伊理人要認出主耶穌就是他們素來渴慕的君王,被神的憐憫、信實、公義、拯救吸引。以至於他們會全心全人,忠誠地向萬王之王俯伏敬拜!柯伊理人要大大歡呼邀請耶穌進入他們村莊與家庭,向他們的親友介紹主耶穌基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因為若不灰心,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有收成。(加6:9)

喪志ekkakomen描繪出一幅士兵在戰場前線面對強大敵人時,依然選擇堅守陣地,不作逃兵,這就是「不喪志」的意思。這提醒我們,行善是一場爭戰。

以惡對惡不難,但這場爭戰既不是報復,也不是報答對我們仁慈的人,或向好人行善,而是在仇敵面前行善。這需要何等勇氣!保羅提醒我們,跟隨主的人要在世上彰顯神的饒恕、仁慈和憐憫,甚至受傷也不怕。世界對待敵人有兩種反應:報仇或退縮。跟隨主的人卻選擇不同的道路,就是不計後果地的憐憫、施恩、饒恕那些傷害他的人。行善不是在歌舞昇平時口裡說說,真正考驗一個人的善行,恰恰是要用這個爭戰的詞彙ekkakomen。

今天當你面對一個要和你打仗,讓你受傷、挨罵、受輕視的敵人時,要想起這戰鬥宣言「行善不可喪志」。要知道,勝利不在於擊敗敵人,乃在於饒恕、仁慈、憐憫;勝利不屬於強者,而是屬於行善不喪志者。

致謝:本期的每日讀經靈修,內容採用自TODAY’S WORD A Devotional based on the Greek and Hebrew texts Written by A. J. Moen, Ph. D 可上網訂閱 http://www.atgodstable.com 經文取自和合本修訂版,若有使用其他聖經版本則會特別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