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土耳其人 Turks

       阿赫麥德回憶起四十年前,他從土耳其初次來到柏林時的情景。阿赫麥德希望找到工作,而柏林正好需要工人。工作幾年之後,阿赫麥德賺到一些錢,他把錢寄給父母,隨後回到土耳其結婚,婚後將妻子帶到柏林。今天,阿赫麥德兒孫滿堂,過著舒適的生活,即將退休。 在柏林,有大約二十萬土耳其人,大部分是遜尼派穆斯林,其中有些人同時信奉蘇菲派教義。四十年後的今天,已是生活無憂的阿赫麥德在想,為什麼自己在這個國家依然沒有受到歡迎?為什麼自己依然不是真正的德國人?為什麼自己沒有融入當地社會?阿赫麥德的兒子,雖然放棄了土耳其公民身份,成為德國人,同樣有這樣的想法。 阿赫麥德覺得與他四十年前來到柏林時相比,土耳其人更加邊緣化。土耳其家庭中發生的「榮譽謀殺」事件經常出現在當地新聞中,影響了當地土耳其人的形象。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歧視問題呢? 基督徒正在柏林的土耳其人中間開展宣教工作。土耳其語聖經廣播節目和土耳其語宣教刊物,提及一個更高的身份,就是通過相信耶穌基督,獲得天國公民的身份。



●為柏林的宣教工作祈禱。祈禱更多的宣教士前往柏林的土耳其人中間, ●祈禱德國教會向土耳其移民分享神的愛。 ●祈禱德國的土耳其信徒成為耶穌基督與穆斯林鄰居之間的橋梁。

       平均壽命─虛度 hebel (一) 「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 〈傳6:12〉 人生實在太短暫,而且你只有一次機會,你極少有機會能重新來過,也絕對無法抹去你的錯誤。學習是痛苦的,而那痛苦往往波及別人。當你終於費盡力氣糾正過來時,死期就到了。真是虛空啊! 此處翻譯為「虛度」的字,其實是和「虛空」〈hebel〉是同一個字。所羅門看到人的一生,發現大多數人花了一生的功夫,學習我們本該在人生啟點就需要知道的事,然後他下結論說,那短少的年日根本不足以起任何作用。聖經的寫實性侵犯了我們的積極正面思想力,它老實地說:「時間不夠。」我們都曉得那是什麼意思,「早知如此」是個非常普遍的嘆息,也很有理由如此做,有些東西是無法在幼稚園裏學到的。 有些人堅信他們有權利活下去,所羅門就對這些人的最後挫折感下了些評語:這是不能擔保的。保險統計表絕不能用在個人身上,我如果認為我有我需要的時間來完成我的人生,八成會遇到令我震驚的待遇: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