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黎巴嫩過去一直是中東的一個主要商業中心,可是十五年的內戰將全國弄得四分五裂,首都貝魯也成了廢墟。今天,年輕男孩子們都無精打彩地,站在丟滿垃圾的街道上排隊尋求工作,形成一種黝暗的「shabbab」文化,(編者 ﹕shabbab是阿拉伯語的青年人,泛指因不滿而擲石洩忿的青年群眾) 。市區中僅剩的一些草地上,也撒滿了尿布、空罐頭和吃了一半的三明治。司空見慣的塞車,你爭我奪的場面,和剌耳的喇叭聲,讓城裏的交通令人喘不過氣來;你甚至很容易見到一個沒戴頭盔的年青機車騎士,沒命地撞上汽車,他躺在街上愣了一下子後,幌幌身子又繼續上路。 在地中海的三子城海港,漁夫們從沾滿垃圾的魚網中挑些魚出來,這是他們在污染的海水中辛勤打了一天魚的收穫。街市上擠滿了販賣各式各樣雜貨的小店,城中也許還有其他工作機會,例如當計程車司機、老師或做果汁的,可惜的是黎巴嫩的經濟蕭條,工作難找。 黎巴嫩人口60%是穆斯林,清真寺每天呼召穆斯林禱告五次,它是惟一不以伊斯蘭為國教的阿拉伯國家,每人都有改變宗教信仰的自由。因著這個自由,長久以來黎巴嫩一直是基督教向整個中東傳福音的中心。雖然有這些自由,過去三十年間,黎巴嫩的基督徒社區卻縮水30%。可是不要氣餒,自從內戰在1990年結束後,黎巴嫩的穆斯林和基督徒社區中,人們開始對屬靈之事有了新的敞開。



求主憐憫黎巴嫩,他們雖有宗教自由,希望也能享有政治自由。 求主將異象賜給黎巴嫩基督徒,傳福音給他們的伊斯蘭鄰居。 求主感動為數兩百萬的黎巴嫩穆斯林,覺悟到沒有基督的生活是何等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