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迪哈‧庫姆哈爾人Bardiha Kumhar 小陶匠的美夢

       小小年紀的普拉文(Pravin),從小就和父親栽在陶土的世界,從一團泥慢慢捏塑出各種形體。如今他看著滿桌的傑作,有炊具、水罐、玩具和偶像,都是他用陶土做的。隔天他就要帶到市場上,好賺取本週的飯錢。

他對自己的手藝感到驕傲自豪,如同他名字的意思「熟練的」。他父母給他起了個好名字。他想追隨父親的腳步,和其他巴迪哈人一樣成為陶工。雖然某些邦將他們歸類為最弱勢的「表列種姓」(Scheduled Castes,舊稱賤民或達利特),或其他落後階層(Other Backward Class,OBC),但他相信有一天這世界會越來越好,不再記得每個人是什麼身分了。

北印度的巴迪哈人大多是陶工。孩子們通常只完成小學教育,即使有印地語聖經,也沒多少人能讀得懂。他們不只需要收聽福音影音資源,更需要一個基督使者帶他們認識最偉大的陶匠。



天父,謝謝祢塑造巴迪哈‧庫姆哈爾人的生命,祢是陶匠,他們是泥,永永遠遠都是屬祢的創造,求祢不丟棄他們;祢手創造的祢必保抱,也必拯救。巴迪哈人從老到小都要認識耶和華是他們的創造者,都要蒙了祢的恩典,路徑滴下脂油來。他們必因知道祢是陶匠而安靜順服在祢面前,尋求祢的旨意來行走一生。祝福巴迪哈人會遇見基督的使者,也會聆聽到福音的廣播或影音訊息,認出祢就是造他們的那位,而大大歡喜歸向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陶匠用泥做的器皿在他手中做壞了,他就用它另做別的器皿,照他看為好的去做。(耶18: 4)

做--每早晨當你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要想到「神還在繼續塑造我」;你還活著一天,神就還繼續在塑造你,這是很重要的認知。

耶利米用陶匠的比喻告訴我們,顯然我們不是陶匠,不能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器皿,但我們可以留心每一次神塑造的時刻,也可以盲目地走在每一天的生活道路上,然後等候死亡來到。你會如何選擇呢?

用心觀看神做工的手,讓神的塑造來教導我,肯定是更好的選擇,不是嗎?

yashar希伯來動詞是「修正的、令人欣賞和愉悅的」,這個詞彙可用來描述外貌,也可用來描述道德倫理。通常會用來形容正直的人。神所造的器皿不是隨隨便便的,乃是可以反映祂的公義和慈愛屬性,正如藝術家的作品,會顯出作者的特色和風格,別人一看就可以認出來。神所塑造的我們會越來越有祂的特色。

致謝:本期的每日讀經靈修,內容採用自TODAY’S WORD A Devotional based on the Greek and Hebrew texts Written by A. J. Moen, Ph. D 可上網訂閱 http://www.atgodstable.com 經文取自和合本修訂版,若有使用其他聖經版本則會特別注明。